首頁 技術支援 技術文章分享 使用Fluigent FlowEZ 的 mRNA 封裝平台
技術支援

使用Fluigent FlowEZ 的 mRNA 封裝平台

2025/10/22

 

受 2019 年新冠病毒(COVID 2019)疫情的影響,mRNA 疫苗成為疫苗學領域的領跑者,2023 年諾貝爾醫學獎授予了 Katalin Karikó博士和 Drew Weissman 博士,以表彰他們在該領域的工作發展。與傳統疫苗相比,mRNA 疫苗的生產過程簡單快捷, 生產成本更低。生產過程可以精簡和自動化,這為mRNA 技術在研究和工業規模上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機會。

在發表於《Microsystem & Nanoengineering》(2023, 9:97)的論文中,Hongjuan Wei等人建立了一個通用整合平台,可直接從 DNA 範本快速、依需求製備 mRNA 藥物。該平台包含一個微流體 mRNA 封裝模組,該模組採用 Fluigent 壓力驅動控製器(FlowEZ)和流量感測器(FlowUnit)

mRNA 疫苗—疫苗學的改變者

傳統疫苗由減毒病毒或病毒蛋白製成。相較之下, mRNA 疫苗僅包含細胞產生一小部分病毒所需的指令,從而教導我們的免疫系統識別它。

由於注射的 mRNA 在細胞質中被翻譯成蛋白質,因此不存在任何基因插入的風險,這些類型的疫苗已被證明具有持久有效和安全的免疫反應 。

此外,與傳統疫苗相比,mRNA 疫苗的一個關鍵優勢是其製造簡單、快速,特別是因為它們可以在實驗室中生產而不需要任何細胞培養。

圖 1:mRA 疫苗注射後在體內的作用機轉 。

微流體技術如何幫助開發 mRNA 疫苗?

在保護我們免受疾病侵害之前, 必須保護 mRNA 免受血液中化學物質和疫苗注射過程中酶降解的破壞 。為瞭解決這個問題, 脂質奈米顆粒 (LNP) 被用作 mRNA 封裝的屏障。這種方法確保 mRNA 透過血液循環到達目標細胞類型。然而,這個過程需要脂質奈米載體的均勻尺寸和分佈 ,這是決定臨床成功的關鍵參數。

傳統方法通常需要將脂質溶液緩慢注入水相中, 無法控制脂質奈米載體的包封效率和尺寸。相較之下, 微流體技術則提供了控制這些參數的機會 ,且具有高重複性、易於自動化和簡化的流程。

有鑑於此,Hongjuan Wei等人開發了一個自動化的「按需」mRNA 製備平台 ,該平台包含一個專用模組,用於透過微流體技術將 mRNA 封裝在脂質奈米顆粒中 。此通用平台可望成為快速生成 mRNA 治療藥物的有力工具,從而加速早期研發階段的進展。

圖 2:平台中所採用的 mRNA 生產流程示意圖

該平台包含三個主要組件 :用於擴增目標 DNA 範本的聚合酶鍊式反應(PCR)模組 、用於提供體外轉錄混合平台的加熱-磁鐵分離-混合模組 ,以及用於將 mRNA 直接封裝於 LNPs 中的封裝模組 。此平台的性能以增強型綠色螢光蛋白 (eGFP)為起始點進行評估。

在此,我們將重點介紹透過已商品化的模組將 mRNA 封裝在脂質奈米粒子中的過程和結果。

用於 mRNA LNP 的微流體封裝模組

圖 3:mRNA 封裝模組

本研究採用的微流體封裝技術基於交錯人字形微混合晶片 、Fluigent 的壓力驅動控製器( FlowEZ) 和流量感測器( FlowUnit) 。透過對兩個獨立的微流體儲液器(分別包含乙醇中的脂質載體和水中的 eGFP mRNA)加壓,流體會流向微流體晶片。

安裝了兩個 FlowUnit(範圍 L:0-1000 µL/min),用於測量製程中的流量,從而調節 FlowEZ 的壓力。該晶片的設計包括一個 Y 型接頭 ,用於整合兩種流體,然後是一個蛇形通道 ,用於發生微混合 ,並透過人字形結構增強混合效果。

對所得的 mRNA-LNP 以TEM進行  觀察、 以DLS 分析,並進一步評估是否能感染 HEK-293T 細胞。

部分結果:穩定、小且單分散的 mRNA 脂質奈米載體

在 mRNA 封裝模組之前,eGFP 已成功用於開發整個平台中的一組工作流程,包括洗滌、自我檢測、PCR 擴增、體外加帽轉錄、DNA 分解、poly(A)加尾和純化。

透過 Fluigent 的壓力驅動控製器 (FlowEZ) 和流量感測器 (FlowUnit) 進行調節,乙醇中的脂質載體和水中的 mRNA 的流速分別為 300 μL/min 和 900 μL/min。

圖 4:透過 DLS 確定的 LNP 尺寸分佈

 

透過交錯人字形晶片誘導兩種流體混合,溶解在乙醇中的脂質載體擴散並與核酸溶液混合, 透過靜電相互作用形成 LNP 。

透過動態光散射(DLS)分析,所得 LNP 的流體動力學直徑平均為 111.1±2.08 奈米。

此外, TEM 分析揭示了 LNP 的球形形狀 ,並確認了其尺寸,這與 DLS 分析結果一致。這些結果表明,有可能形成相對較小、穩定且直徑變化較小的 LNP 。

這得益於壓力驅動控製器調節的恆定流量,與注射幫浦系統不同,該控製器具有高穩定性、即時性和可重複性的特性。

將載有 mRNA 的脂質奈米粒感染 HEK-293T 細胞,螢光顯微鏡下可見 eGFP 成功表現於細胞質中 ,陽性細胞內可見亮綠色螢光 。

 

圖 5:透過 TEM 觀察的 LNP 形態

 

這些結果表明 mRNA 封裝模組在製備 mRNA 疫苗方面具有實際應用價值。

圖 6:透過螢光顯微鏡拍攝的 293T 細胞中的 LNP 轉染

 

結論

本文重點介紹了中國科學院(北京)生物資訊學研究中心的Hongjuan Wei等人 ,他們成功開發了一個通用整合平台及其相應的控制系統,用於 mRNA 產品的流水線化和按需製備。 利用Fluigent的壓力驅動控製器(FlowEZ)和流量感測器(FlowUnit), 將一個基於交錯人字形微混合晶片的 mRNA 封裝模組整合到該平台中。使用此模組製備的載有 mRNA 的LNP輸出穩定且大小分佈均勻。

同時也證明其能夠成功感染細胞。這種方法為快速開發 mRNA 產品帶來了新的機會 ,並簡化了流程,可能有助於促進 mRNA 技術的普及。例如,針對緊急疫情和個人化治療開發的 mRNA 疫苗可以在研發早期階段快速產生並測試。

TOP